8/18/2005

5%「有圍」國中生 罹代謝症候群

【中時電子報 】吳慧芬/台北報導

你是有「圍」人士嗎?研究發現,若以男腰圍90公分、女腰圍80公分為基準,每增加1公分腰圍,其罹患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糖尿病風險,將較一般人上升2至6%。

肥胖已為國人帶來健康隱憂,尤其是體態「中廣」者,其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,將是一般人的4至6倍,根據兩項針對國內3000多名成年人與國中生所做的調查顯示,有15%國內成年人與約5%的國中生已出現代謝症候群。

三總家醫科主治醫師祝年豐表示,代謝症候群是指男/女腰圍各大於90/80公分,血壓高於130、85毫米汞柱,血糖值高過110,三酸甘油脂大於150,高密度膽固醇男/女低於45/40以下者。

祝年豐說,因代謝症候群所造成的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死亡人數,已遠超過癌症(新聞、網站),成為威脅現代人的隱形殺手,其醫療費用總和占健保總給付的10至15%,是癌症的3倍。

調查發現,國內成年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是15%,國中男生為8至9%,國中女生是4至6%。

祝年豐說,從檢視代謝症候群的5項指標來看,腹部肥胖是民眾最容易自我檢視的一環,根據國內臨床研究顯示,肥胖個案發生代謝症候群的危險,是一般人的4至10倍。

再進一步分析,若以男腰圍90公分、女腰圍80公分為基準,腰圍每增加1公分,罹患高血壓風險將多6%、心血管疾病風險多3%、糖尿病多2至4%。

祝年豐說,多項資料都顯示,有「圍」人士容易「高」人一等,「高」指的就是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。

祝年豐說,正確的腰圍測量法能檢視腹內脂肪蓄積狀況,相較於 BMI,預測代謝症候群發生準確度也較高,但很多人量腰圍方法的都是錯誤的,尤其脾酒肚者,常「錯開」最寬廣部分。

正確腰圍測量方法:
(1)將量尺置於臀骨上方未經覆蓋的腹部
(2)確認量尺緊貼於身,但不刻意擠壓皮膚
(3)量尺需與地面平行,並置於髂頂與下部肋骨之間的身體兩
(4)病患須輕鬆站立且在測量時輕鬆吐氣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